您的位置:首页  高教信息  高教动态
高教70年:在服务国家建设中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 2019-10-18

新中国高等教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推动高校发展有三类宏观上既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的政策方向:一是高校的重点建设,从重点高校、“211”“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逐步建构起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二是高校的门类调整,通过新中国成立初的院系调整、世纪之交的综合化改革、研究生专业学位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等,建构起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别结构;三是高校的布局优化,从计划经济时期按大区设置高等学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省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国家对口支援政策的实施等,逐步完善起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70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得到了快速有序发展、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办学形式逐步走向多样化,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而这一切都是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离不开教育投入和制度的有力保障。

  本文以这三大政策方向为主线,结合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根据当时的工作重点,对高等教育全面适应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光辉历程进行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迅速满足了国家经济恢复发展和工业体系建设的要求

  建成独立而完整的工业体系,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是新中国前20多年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也是新中国开创者心中最初的梦想。旧中国留给共产党的就是一个烂摊子,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人均寿命35岁、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文盲率高达80%以上,而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六大工业国。在那个时代,工业化就意味着现代化,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

  1949年末,我国大陆的高校只有205所,在校大学生约11.7万人,高等教育虽然规模很小,但体系混乱、科系庞杂、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迅速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高等教育发展必须抓住重点,以带动全局、支撑国家建设。

  1950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提出了整顿大学、形成重点体制的方针。按照这一方针,从1952年起,全国高等院校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指导思想是有重点地稳步前进。周恩来总理指出:“有重点地稳步前进,不是不进和冒进,也不是齐头并进。如果把摊子铺得很大,没有重点,形式上好像配合了国家建设,实际上却不是。”“办事情总要有个次序。先搞重点,其他就可以逐步带动起来。比如综合大学办几个像样的,其他的也就会跟着学。”1954—1963年,全国分4批共确定出68所高等学校为重点高校。事实证明,集中财力物力,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及学科,具有迅速动员社会资源、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使高等教育主动按照国家计划和需要设置的优点。

  其间实施的院系调整,涉及全国绝大多数高校,明确了综合大学和专门学院的性质任务,尤其加强了工科院校建设,高等学校形成了按学科或行业门类设置的基本特点。到1957年,全国有高校229所,其中单科性的专门学院达211所,占高校总数的92%。高等学校开始计划性地按专业对口为国家建设培养专门人才,1953年本科专业种数为215种、1957年为323种、1965年为601种,发展很快,迅速有序地满足着国家建设的需要。

  高等学校也形成了按区域设置的基本布局。各大行政区至少有1所综合大学,1—3所农学院,1—3所师范学院,多办专业性工学院,各省办专科。1955—1957年,为避免高校过于集中于少数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的状况,逐步推动并实现工业院校与工业基地相结合,进一步加强了内地高校建设。

  在管理体制上,高等教育形成了中央直属高校、行业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高校3大条块的格局。高等学校还实行开门办学,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初步建立起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办学体制。

  这一切,使得高等教育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适应了当时经济恢复与建设的需要,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封锁,也奠定起共和国前50年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格局。

新改革开放推动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共同繁荣成长

  高考改革和出国留学,既拉开了教育改革开放的序幕,也使得教育成为国家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先行践行者。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历了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变革,以体制改革为核心,迎来了高校扩招、一流大学建设、办学模式多样化、高职教育发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翻天覆地的变化,积极丰富和发展科研、服务等功能内涵,推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搭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满足自身发展要求的“四梁八柱”。

  改革开放初,为了迅速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尽快改变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严重不相适应的状况,国家在1978—1981年间重新恢复和确立96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198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北京大学等10所高等学校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投资纳入国家“七五”计划,之后为适应国防现代化的需要又把哈尔滨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教育部和原国家计委还建议,另选一批国家急需、担负着重大任务、学术水平较高、处于领先地位的学科、专业,有步骤地支持其发展,这样于1987年和1988年在全国评选了416个重点学科点,涉及107所高校。1984年、1986年和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分别发出通知,在北京大学等56所高校建立研究生院,这使得一批高校成为培养博士、硕士的主要基地。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迎接知识经济、国际竞争的挑战,国家还分别于1995年和1999年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分批次选拔出112所高校入选“211工程”和39所高校入选“985工程”建设项目。这一系列重点建设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一批大学的水平,犹如建立起一支大学“国家队”,有力地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为国家未来的世界科技竞争赢得了先机。

  为增加教育的活力,上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进行了轰轰烈烈的体制改革,并以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为契机使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宏观管理体制,从而构建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基本的体制模式。同时,还进行过多轮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世纪之交之后,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这其实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体制机制改革的一种深化。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市场经济变革,教育开始强调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和适应性。伴随着体制改革的突破,大学开始了综合化的探索,以适应社会、科技、学科发展更加复合交叉的要求;高等学校迎来了扩招的浪潮,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职业技术学院等多种办学形式开始涌现或迅速发展。而在本科专业建设上也经历了多次调整,如自1982年起经过5年调研于1987年公布的专业目录将原有的1343种专业调整为671种,自1989年起经过4年调研于1993年将专业种数调整为504种,从1997年4月到1998年7月进一步将专业数压缩为249种。2012年又建立起新的专业目录,实行了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以进一步适应科技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并完成了本科专业目录与2011年颁布的研究生学位授予目录的协调一致工作,“十二五”期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此外,自上世纪90年代中起步的职业技术学院,后经高校扩招、示范校骨干校建设等得到迅猛发展,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高等教育的两级管理体制极大地激发了地方发展高等教育的热情,有效地改善了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如在1993年之前完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华北地区高校以北京居多,东北地区以辽宁居多,华东地区以江苏居多,中南地区以湖北居多,西南地区以四川居多,西北地区以陕西居多。1993年,这6个省份虽然只占全国大陆地区省份数的19.4%,但其拥有的高校数却占到了33.6%。但到了2008年,该比例就已改善为27.0%,广东等大部分其他省份的普通高校数都有了明显增长。这种增长开始是数量上的,后来明显反映在层次和水平上。高等学校的设置也在向中小城市延伸,成为地方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活力源。

  高等教育不仅自身的发展令世人关注,而且与改革开放几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增长共进共荣。这里举两个例子:一是在十几年前笔者曾经多次接待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代表团,他们都能用中文说出“211”“985”的发音,特别希望我介绍这方面的情况,说明了两个项目建设成就的世界影响力。二是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计算,从1978年到2013年,以当年价格得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55倍,年均增长15.52%,与此同时普通高校本专科教育规模增长28倍,年均增长10.08%;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与普通高校毕业生数之比,每间隔5年算出的数据分别为2.22、1.78、2.72、6.19、10.17、7.23、6.13、8.91,大致在一个数量级范围内浮动,说明了二者的基本匹配,表明高等学校适时向社会输送了建设人才,在竭力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新世纪以来我们开展的一流大学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等实践与理论探索,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高等教育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


  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开始全力转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成为高等教育神圣的历史使命。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开宗明义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科学的评审程序,共有137所高校被纳入“双一流”建设项目,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其中部分高校还经历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在“双一流”建设中特别提出要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并通过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及实施“双万计划”等具体行动来带动所有高校追求“一流本科教育”,追求高质量发展。目前大多数“双一流”建设高校已通过了中期评估,成绩斐然。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并积极推动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变,大力发展专业研究生教育,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积极面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在雄安新区、海南教育创新岛、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东北振兴及中西部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着力构建教育的参与战略,以加强高等教育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的深度融合;重视缩小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教育差距,加大省部共建高校工作,加强重点高校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招生倾斜,支持引导东部地区高校加强对西部地区高校的对口支援工作;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探索布局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和人工智能学院、专业建设,不断丰富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态。可看出,高等教育在继续重视规模、分类、布局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质量、公平、战略、融合、体系、协同建设,更加强调系统集成,与社会的适应性更强,对国家发展的支撑力更强。同时,也不断加大开放力度,积极推动教育与世界的合作,如开展专业认证的国际接轨及学科论证的国际参与、探索多种形式的海外办学等,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始重视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自身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广大高等学校基本实现了依法治校与深化改革的统一,全面落实一校一章程,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到2018年,我国普通高校数2663所,在校本专科学生数2831.03万人;研究生培养机构815个,在学研究生273.13万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达到3833万人,毛入学率为48.1%。高等教育正在大踏步跨越普及化的门槛。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教育对“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在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价值的实现和强国责任的担当,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破除“五唯”顽瘴痼疾,真正把学问做在中国大地上,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立新功。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关闭窗口